發新話題
打印

长者津贴关键是要尽早实施

长者津贴关键是要尽早实施

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与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昨日重申:未来发放的二千二百元长者生活津贴,必须要有审查机制,不会以「议价」的态度去做,亦难有放宽的空间。

    截至目前为止,梁振英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决的,而坚决的原因在于有清晰的理念:长者生活津贴不同于生果金,不是人人有份的福利津贴,而是专门针对有需要长者而发放的一种生活补助。而「有需要」如何界定?就需要资产审查。

    此一理念及背景,是基于近年社会上有为数相当多的一批老人,他们领不到或没有去申领综援,仅靠子女有限的供给及每月一千零九十元的生果金维生,经常要四出拾纸皮,到街市等卖剩的「菜尾」、「鱼毛」做𩠌,生活艰苦而沉重。如果二千二百元长者生活津贴能够落实,他们每月可以多拿一千一百一十元的津贴,日子就可以过得宽松一些、有尊严一些,每周可以多煲两啖汤、买些新鲜生果,或者买几个出炉面包去探望孙仔,就更是老怀大慰之事。

    因此,无论从政府库房财力而言,从人性社会的公平关爱角度而言,资助这一批在贫穷线上挣扎生活的老人,都是责不容卸、义不容辞之事。根据政府估计,长者生活津贴一旦实施,将会有四十万长者受惠,任何人只要想一想四十万张历尽风霜的脸上因每月多一千元而泛起的笑容,都不应该对这个计划有任何的掣肘与阻挠。

    然而,眼前围绕长者生活津贴的实施,情况却不是那么祥和、顺利,立法会内各主要政党出于不同原因,对计划中的资产审查机制提出了异议,反对派议员完全反对审查,民建联与工联会则要求放宽审查尺度,由十八万提高至三十万,「人民力量」黄毓民等则扬言不惜「拉布」也要反对资产审查。

    在所有社会经济民生议题都已经被政治化的今天,梁振英政府是否能打好长者生活津贴这一仗,是对其施政理念和能力的一大考验。必须看到,为老人请命、反资产审查,反对派很容易便可以占领议题的道德高地,一旦拨款申请被否决、通不过,他们还可以倒打一耙,把责任推到政府头上。但反对派也不要忘了,全港有四十万合资格老人是在等着、盼着这二千二百元的,「挟长者、令特首」的如意算盘未必打得响,到头来长者失望怪责的不是政府而是他们。

    事实是,资产审查和十八万元的上限,不过是现行生果金六十五岁审查机制的「翻版」,社会和长者均已接受多时,不会认为是什么新的苛例。当然,未来生活津贴的审查机制必须以便民为第一,老人家一般都害怕数字和填表,审查不是「查家宅」,只要由长者主动申报资产未「超标」、再配合以适当的抽查便可。

    机制大可宽松、方法应该便民,但审查之设是为了明确长者生活津贴的性质和目的,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的港人社会负担能力更不能不考虑。长者生活津贴是一项确有需要的惠民措施,不是「派糖」、也不是梁振英可以借此提升民望的「招数」,任何人在这一问题上抱有私心、另有所图,都是对不起老人家、对不起这个社会和不可能得逞的。广大市民包括直接利益攸关的长者,要看清情势、明辨是非,支持有必要的资产审查,反对将问题政治化,而关键是要排除阻力、尽早实施。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賽日密馬 ©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發新話題